什么是肠套叠呢?
一部分肠管套入另一部分肠管的现象叫做肠套叠。
是婴幼儿常见的腹部急性疾病之一,也是3个月~6岁期间引起肠梗阻的最常见原因。
(资料图)
肠套叠常于宝宝1岁以内发生,男宝宝多于女宝宝,尤其是对于健康的肥胖宝宝。
发生肠套叠的诱因
肠套叠的发病是由于肠蠕动失去了正常的节律,部分肠管痉挛,其近端肠管剧烈的蠕动,将痉挛的肠段推入远端肠腔内。
婴儿期的回盲部较为游动,各种能够引起肠道蠕动功能或节律混乱的原因,如宝宝饮食结构和习惯的改变、腹泻、病毒感染等都可诱发肠套叠。
宝宝发生肠套叠的典型4联征
阵发性哭闹(腹痛)
常见的首发症状。
肠套叠发生的早期,宝宝可以突然出现剧烈的、阵发的、有规律的哭闹,持续约10~20分钟后可出现安静期,间隔10~20分钟左右或更长时间的暂时安静会再次出现剧烈哭闹。
但有的宝宝哭不一定是嘶声力竭的哭,对于有些内向的宝宝甚至只是哼哼唧唧的哭。
这种症状一般会持续12小时,宝宝变得精疲力竭,昏昏欲睡,脸色苍白,之前的这种哭闹方式也没有了。
呕吐
85%的婴儿在起病早期即有呕吐,晚期的宝宝可能是肠梗阻的表现。
血便
约有50%的家长是以血便为首要症状就诊。
血变多发生在起病后6~12小时,为稀薄粘液或果酱样血便,是套入部肠壁出现血循环障碍后渗出的血液与肠黏液的混合物。
包块
有些新爸妈在宝宝哭闹的间歇期或到医院检查时,镇静后可在上腹部触及一个腊肠样包块,即为套入的肠管。
如此之外,早期宝宝可能还会有面色苍白、烦躁不安,晚期有脱水、精神萎靡不振、嗜睡、反应迟钝的身体症状。
看一看医生是怎么诊断的
一般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可以根据阵发性哭闹、呕吐、血变的病史,结合查体时右上腹部的包块,右下腹的空虚,以及肛门查时的血便等体征做出初步的判断。
腹部超声是非便捷和可靠的手段,准确率可达90%以上。
确诊则需要进行空气压力灌肠,此项检查既为确诊手段又为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
宝宝肠套叠能够预防吗?
没有有效的办法对肠套叠的发生进行预防。
新爸妈主要就是避免各种容易诱发肠蠕动混乱的不良因素,比如添加辅食食品要循序渐进,不要操之过急;要科学喂养,切记忽冷忽热,暴饮暴食;季节转换时要注意避免着凉。
有腹泻的宝宝需要特别注意观察宝宝的表现,从而及时地发现治疗。
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的因素均可诱发肠套叠,如腹泻、便秘、服用药物、上呼吸道感染、初进辅食时胃肠道不适应、肠胃过敏与结肠蠕动力增加皆可能与之有关。
由于肠套叠的宝宝并不会持续哭闹,因此很多父母并不着急去医院。到了医院,如果宝宝暂时没有哭闹,也可能误诊。据介绍,肠套叠临床上三个最主要症状为腹痛、呕吐和果酱样血便,宝宝哭闹为阵发性,精神欠佳,喜欢趴在父母的怀里。呕吐开始为胃内容物,频繁呕吐,随着病情的发展,呕吐物可出现黄绿色胆汁,大便呈血性果酱样。当宝宝发生上述症状时,此时宝宝应立即禁止进食水,父母需马上带孩子去看医生,若不及时送医,很容易造成肠坏死,甚至腹膜炎。
肠套叠发病年龄大都在5个月至1岁半,尤以5个月至9个月最常发生。专家特别提醒,一般来说,发生肠套叠的男婴比女婴多,尤其是较胖的男宝宝更容易发生肠套叠。
严重腹泻会损伤身体脏器
秋季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病之一,仅次于感冒、气管炎、肺炎等呼吸道疾病,它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,比例占50%左右,其中6个月至2岁的孩子发病率较高。腹泻会引起营养不良、生长发育障碍。
“秋季腹泻的早期症状和感冒很像,因此往往容易被家长忽视。”感染轮状病毒1到3天内,两三成的宝宝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,比如突然发热,体温升到38℃至40℃,还有流鼻涕、打喷嚏、鼻塞、咳嗽等症状。接着,宝宝会出现严重呕吐,而且呕吐多在腹泻之前,持续2到3天,拉水样大便5到7天,严重的腹泻20多天。大便次数多、量多、水分多,粪便呈黄色水样、蛋花汤样,带少量黏液,无腥臭味;并发脱水、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症状。
如果孩子得了秋季腹泻,又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,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。轮状病毒感染还可能会影响人体神经系统,对大脑造成损伤,也可能会引发身体其他部位的并发症,造成多脏器损伤。此外,患儿还可能因严重脱水,导致手脚冰凉,发生脱水性休克。如果引发代谢性酸中毒,还会对心肌造成伤害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