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唐四杰中的卢照邻究竟有多惨?曾名动京华,终情深不寿

来源:撑伞看历史 2021-11-05 12:02

卢照邻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世家子弟,家人们对他也是寄予厚望,在培养上从来不遗余力。


【资料图】

幼年时的卢照邻便有机会从师王义方等名家,再加上他自己本身不俗的天资,过了没多久,他便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神童。

后来等到弱冠之年,卢照邻又在家人期盼的目光中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。对于出生于幽燕之地的卢照邻来说,当时的京师长安,代表着富庶、繁华,也充满着实现梦想、一展才华的机会。

而长安也确实没有让卢照邻失望。来到这里的他,凭借着一直以来积累的名气和真才实学,很快打出了一片天地。

当时的名士都十分看重这个少年才子,邓王李元裕更是邀请他来做自己的首席幕僚。投身邓王麾下的卢照邻,很快便展露了出众的才气,让邓王惊叹不已。李元裕常常指着卢照邻对外人说:“此吾之相如也。”

“相如”也即司马相如,是西汉时的大文学家。这样的评价,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而言,无疑是值得欣喜的。可是这样的喜悦还没有持续多久,李元裕便去世了。

邓王一死,卢照邻马上感受到什么叫人走茶凉,他很快被调任到益州,担任一个小小的县令。从“司马相如”到“县城小吏”,这样的落差实在让人难以接受。

赴任之后的卢照邻可能有些心灰意冷,他很少逢迎社交,总是孤身一人。好在这个时候,有一个与他非常投机的年轻人来到这里。

这个人就是与卢照邻同样跻身“初唐四杰”的王勃。两人互相钦佩对方的才学,又同样有着才华难展的心酸,一见如故之下,便成为了至交。

后来,卢照邻还在一个花灯如昼的元宵夜遇到了他的挚爱——郭氏女。有了朋友,有了爱情,生命的希望突然来填满了失意了好几年的卢照邻的身旁。

他兴奋不已,过着难得的快活日子。春日苦短,这样快乐的日子倏忽间就过去了两载,让人浑然不觉。王勃的一个提议打破了生活的平静,他希望卢照邻能和他一起再去闯荡一次长安。

卢照邻望着郭氏女,又看看羞涩的钱囊。他轻叹一口气,知道不管是为了自己,还是亲朋,这长安之行,终究是避不开的。

可是,与当年初到长安的意气风发不同,十年之后旧地重游,竟是处处碰壁。命运似乎透支了他一生的运气放在了前面的二十年,后面的漫长余生都只能用来偿还。

卢照邻看看身无长物的自己,如果这个时候,他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东西的话,可能就是那始终不曾随着岁月褪去的才情了吧。在一个落寞的夜晚,他提起笔写下了那首传唱千年的《长安古意》。

可惜,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不知为何,看了这首诗之后一定要对号入座。他觉得卢照邻在暗讽自己。

卢照邻就这样被投入了监牢,后来虽被家人捞出,但一生仕途可以算是结束了。即便卢照邻已经这样凄惨了,命运还是不打算放过他。

出狱后不久,卢照邻便患上了“风疾病”,这种病会导致身体慢慢瘫痪。这一切,远在家乡的郭氏女都不得而知,在古代闭塞的信息之下,她以为自己终究被辜负了。

而卢照邻此刻也已经双腿瘫痪、卧床难起了。后来,病情始终得不到好转的卢照邻终于陷入了绝望之中,他提笔写下“岁去忧来兮东流水,地久天长兮人共死”,然后投入颖水河中蹈水而死。

纵观卢照邻的一生,曾经一时名动京华,也在最终历尽孤身落寞。好在他的至情至性,还是随着那句“得成比目何辞死,只羡鸳鸯不羡仙”一同流传了下来。情深不寿,才高遭忌,或许是才子们共同的悲哀吧。

关键词: 情深不寿 初唐四杰

上一篇:
下一篇:
为你精选